2025 年春季的广东,冷空气与暴雨交替来袭,潮湿的 “回南天” 让墙壁冒汗、衣物难干,更让人体陷入 “春困” 泥潭。中医认为,湿为阴邪,易阻滞气机、损伤阳气,导致头重如裹、四肢乏力、食欲不振。此时,通过饮食健脾祛湿,成为驱散困意、提升活力的关键。
薏仁(薏米)是药食同源的典型,富含蛋白质、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,能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。其利尿作用可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,膳食纤维则帮助肠道蠕动,改善便秘。推荐搭配赤小豆煮成 “薏仁红豆汤”,或与冬瓜、排骨煲汤,既能清热利湿,又能补充营养。

标杆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小贴士:薏仁性微寒,脾胃虚寒者可炒制后食用。
与薏仁的清热不同,砂仁性温味辛,擅长化解春季寒湿困脾之症。它能温暖中焦、理气醒脾,尤其适合舌苔白腻、口淡无味、消化不良的人群。经典搭配如 “砂仁鲫鱼汤”,将砂仁打碎后与煎香的鲫鱼同煮,汤鲜味美,每周 1-2 次即可改善寒湿体质。
标杆教育在职干部业务培训中心教你鉴别要点:正宗阳春砂仁果皮紫红、果仁饱满,无空洞感。
山药性平味甘,富含淀粉酶和黏液蛋白,能健脾胃、益肾气,且补而不腻。无论是蒸食、煮粥,还是与排骨煲汤,都能发挥祛湿功效。山药排骨汤更是春季滋补佳品,排骨的钙质与山药的黏滑口感结合,既养脾胃又强筋骨。
苦瓜虽苦,却富含维生素 C 和膳食纤维,能清热消暑、养血益气。其苦味成分奎宁可刺激味蕾、增进食欲,适合春困时食欲不振的人群。推荐 “苦瓜炒蛋”,将苦瓜焯水去涩后与鸡蛋同炒,简单快手,兼具清热祛湿之效。

赤小豆富含铁和 B 族维生素,利水消肿功效显著,尤其适合下肢水肿、小便不利者。经典搭配 “薏仁赤小豆粥” 可增强祛湿效果,若加入鲤鱼熬汤(赤小豆鲤鱼汤),更能强化利水作用,适合湿热壅盛者。
惠州党建规划推荐春砂仁陈皮瘦肉汤
材料:春砂仁 5 克,陈皮 1 克,瘦肉 50 克
做法:食材加水煮沸,小火煮 20 分钟,只喝汤不吃渣,每周 1 次。
政府党建文化设计推荐薏仁冬瓜汤
材料:薏仁 30 克,冬瓜 200 克,排骨 100 克
做法:排骨焯水后与薏仁同煮 1 小时,加入冬瓜煮至软烂,加盐调味。
忌生冷:冷空气期间贪食冷饮、生鱼片,会加重脾胃虚寒,导致湿邪内生。
少酸涩:过量食用酸梅、柠檬等酸味食物,可能抑制阳气生发,不利祛湿。
控甜腻:高糖、油炸食品易助湿生痰,加重春困症状。
春湿来袭,选对食材是关键。湿热体质宜用薏仁、苦瓜、赤小豆清热利湿,寒湿体质不妨试试砂仁温脾化湿,搭配山药、鲫鱼等平补之品,既能驱散困意,又能增强体质。记得避开伤脾湿的饮食习惯,让身体在潮湿天气中也能轻盈舒畅!